博物館的“外交大使”
文/文彥
太安堂中醫(yī)藥博物館的“鐵桿粉絲”實在不少,有人聽講座如癡如醉,有人對博物館藏品如數(shù)家珍,還有人不遠千里專程而來。今天給大家說的這位“博粉”,專程打出租車從深圳趕來博物館,還將太安堂的文化和產(chǎn)品傳遞到了國外,在博物館人氣極旺,可算得上是太安堂博物館的“外交大使”。
大約一年前,一群香港游客來到博物館參觀,古色古香的博物館讓這些游客流連忘返。其中有位中年游客看著展品,一會兒蹙眉沉思,一會兒暗自微笑,其專注程度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自嘆不如。臨近參觀尾聲時,這位游客在國醫(yī)館前駐足許久,拿起各類產(chǎn)品看了又看,隨后買了一支“皮膚之寶”滿意地離開了。
半個月后的一個傍晚,博物館正要閉館前夕,一位游客風風火火沖了進來,他急匆匆摸出“皮膚之寶”的藥盒遞給工作人員,“總算趕上了,”這位游客擦了把汗說,“我從深圳打的士過來,就是為買這支藥。”大家聽后面面相覷,有個記性好的姑娘一拍腦門,想起這正是前不久香港團的那位游客,立刻為他去拿產(chǎn)品。大家好奇地打量這位游客,他拿著產(chǎn)品激動地告訴大家,自已姓王,在香港經(jīng)商,妻子患有皮膚病多年未愈,上次來博物館參觀原想買支藥膏試試,未想效果那么好,就打算再買一支。可惜那天走得太急,自己忘了留下博物館的聯(lián)系方式,所以琢磨著再來博物館一次。這次借著深圳出差,專程打了出租車趕過來,花了整整一千元車費,不過能買到產(chǎn)品,值!看著王先生拿著藥膏欣喜激動的模樣,大家既高興又感動。
以后,王先生一有時間就會來博物館看看,捎上些心儀的產(chǎn)品,若是工作繁忙,就讓司機過來取產(chǎn)品,一來二去,太安堂的皮膚之寶、祛病舒肩丸、甚至麒麟丸都成了王先生最鐘愛的產(chǎn)品。姑娘們看王先生每次捧著大盒小盒的產(chǎn)品回去,就打趣問他是不是要轉(zhuǎn)行做藥品生意,王先生笑嘻嘻地告訴大伙兒這都是用來送給客戶的,這么好的中藥產(chǎn)品香港是買不到的,好東西當然要一同分享。
這個月的一天,一批 外國游客突然來到博物館參觀,面對這些意外來訪的外賓,大伙兒一下慌了手腳。正著急的時候,王先生從人群里擠了出來,充當起了翻譯。原來這群游客都是王先生的客戶,來自巴基斯坦,王先生一邊翻譯,一邊讓大家推薦產(chǎn)品,這群客人聽得十分入迷,滿載而歸,這下太安堂的產(chǎn)品要飄揚過海,直達中東了。
現(xiàn)在,博物館的姑娘小伙們都稱王先生是“外交大使”,看著他風度翩翩地為外商講解太安堂文化,不亞于國家博物館的金牌講解員呢!我們期盼著有更多王先生這樣的“博粉”走進博物館,讓中醫(yī)藥文化香飄萬里。
|